今年是章太炎诞辰145周年,6月10日,上海人民出版社与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在章太炎的家乡余杭联合召开了“纪念章太炎诞辰145周年暨《章太炎全集》(第一辑)出版 座谈会”。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学者许嘉璐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章太炎嫡孙、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章念驰,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兴 康、总编辑王为松、副总编辑齐书深,中共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徐文光,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的专家学者傅璇琮、陈平原、马勇、汤志钧、周振鹤、 严佐之、崔富章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共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姝主持,与会领导还向浙江省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余杭区图书馆和余杭区章太炎 故居、杭州章太炎纪念馆、余杭高级中学、余杭太炎中学、余杭太炎小学等单位赠送了新出版的《章太炎全集》。
   众所周知,章太炎身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为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立下了大功,同时他又承前启后,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近代文化的开拓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乃至当时有人赠予他的两个称号:民国先驱、学界泰斗。对于当下国人来说,回头审视章太炎的著作,不仅可以在学术上予以继承,也可以在思考方式上获得新 的收获。
  早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上海 人民出版社即组织章门弟子及相关领域专家对章太炎的著作进行了首次较为系统的收集整理,从1982年起陆续出版了《章太炎全集》8卷,成为30多年来学术 界进行章氏研究时最常依据的基础资料。之后,章太炎的译文、书籍等文献又有新的发现,这为整理出版《章太炎全集》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可以补充原来的不足; 但随着姜亮夫、王仲荦、徐复、朱季海、蒋礼鸿、朱维铮等学者的辞世,整理章太炎著述的任务也成为一项抢救性工程。
   上海人民社社长王兴康表示,相比其他学术名家全集的编纂出版,《章太炎全集》是学术界和出版界公认的整理难度高、编辑加工难度高、项目运作难度高的“三 高”项目。一是因为章太炎的学问包罗万象,涵盖经学、哲学、语言学等各个领域,而且研究涉及的都是该领域的高深问题,这就给整理和出版工作带来很大的难 度。二是因为章太炎文综魏晋六朝,喜用难字僻典、当时的学人以多苦其艰晦,难以遂读,这给今天的整理编校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正可谓难上加难。他透露,为 重新启动《章太炎全集》出版,2012年以来,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余杭区政府、章太炎嫡孙即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章念驰多次就合作整理出版《章太炎全集》事宜 进行研究协商,并于2013年年初与余杭区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出版《章太炎全集》协议。这种携手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学术著作的做法,也开创了学术著作合作出版 的新模式。
  为切实推进此项重大文化工程, 在项目启动之初,该社就与余杭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两次赴京,拜访了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并得到了他的支持与肯定,欣然受邀担任该书编纂 出版学术委员会主任。随后该社多次走访章念驰,往来上海余杭两地与余杭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充分沟通协商、共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成立了专门的学术 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为全集的编纂出版提供学术保障和运行支持,先后多次召集编纂工作专题会议,邀请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大、上海交大、上海师大、 浙江师大、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浙江社科院、上海图书馆等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反复研讨,从学术界征集最专业、最权 威、最全面的建设性意见。
  正是得益众多专 家学者的鼎力襄助和章太炎家乡余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次整理出版的《章太炎全集》有望广泛汇录包括学术专著、文集、信函、演讲、眉批、译文等在内的章太 炎现存的全部著述,涵盖经学、史学、音韵学、训诂学、医学、佛学、西学等诸多领域,预计19卷20册。首先问世的第一辑8卷,内容包括章太炎的大部分专著 如《膏兰室札记》、《春秋左传读》、《訄书》、《检论》、《齐物论释》、《文始》及章氏与弟子所编《太炎文录初编》、《太炎文录续编》等。其余各卷也正在 紧张编排中,将陆续分批推出,预计2016年全部出齐。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