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双百亿”出版集团行列、连续5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12届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总体经济规模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三……这些骄人的业绩,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山东出版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集团1.8万余名干部职工,3年多来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收获的丰硕成果。
谈及此,山东出版集团董事长张丽生深有感触地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说:“我们从转企扫尾阶段起步,马不停蹄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转企、股改和准备上市,三步并作两步走,三年迈出三大步。不但彻底解决了事转企阶段和出版集团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蹚过改革深水区,而且改出了崭新局面,激发了全盘活力,收获了改革红利。”
从“真改”到“改真”
3年前发起的那场“改革攻坚战”,让山东出版集团成为全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第一个“吃螃蟹”的文化单位。
2011年年初,以张丽生为掌门人的山东出版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确定了以股份制改造为突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上市融资、跨越发展为目标的改革发展新思路,以股改倒逼全集团事业单位转企,全员转成企业职工身份,注销事业法人。据统计,集团本部及150多家下属单位转性质,1.8万余名职工转身份。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用张丽生的话说,“改革是倒逼出来的,再难也要大力推进改革,就是要把这只‘螃蟹’吃得完全、彻底、干净”。
转企只是完成了改革第一步,山东出版集团紧接着压茬进行的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可以说创造了出版股改的“山东速度”。
2011年7月,山东出版集团启动股改上市,至当年12月底,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规范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发起设立了全省第一个国有股份制文化企业——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说是创造了“山东速度”,再恰当不过了。
“山东速度”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张丽生说:“我们是马不停蹄干出来的,是发扬‘白加黑五加二’‘有激情在状态’精神的结果。”
可以说,山东出版集团的改革是动了真的。如果说完成转企和股改是真改成企业,那么实现机制创新和规范运营才是改成真企业。因此,在山东出版集团,与股改一起建立起了现代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全员绩效考核机制,3年间先后组织了5次以竞聘上岗为主要形式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共调整170人次,其中提任57人,交流任职26人,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坚持真改企业、改成真企业,让山东出版集团从文化事业单位的排头兵,一跃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的领头羊,总体经济规模综合排名也从全国地方出版集团2010年的第七位跃升到2013年的第三位。如今的山东出版集团,创下了全省的多个“唯一”——
全省唯一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单位,且连续五届获此殊荣;全省唯一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的企业;全省唯一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荣誉称号的单位;全省唯一连续12届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单位;全省唯一进入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双超百亿的文化企业……
从“提速”到“提质”
在山东出版集团采访时,记者看到了这样两组数据:
数据一:2013年,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85亿元,营业总收入129.5亿元,利润总额7.67亿元,这三项指标分别是2010年的1.8倍、1.6倍和3.3倍。
数据二:2013年,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20个子公司中,利润增幅在60%以上的有12个,利润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
第一组数据说明,改革3年,山东出版人干出了两个出版集团。第二组数据说明,改革3年,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优质、逆势上扬、业绩突出。
短短3年时间,山东出版集团改革这么发力、发展这么迅速、变化这么巨大,不能不说是出版界的一个范例。正应了一句话:真改真受益,真改真发展。说起改革创新带来的“红利”,张丽生概括为“四出”,即改革出巨变、改革出精品、改革出效率、改革出活力。
出巨变,体现为“三大变化”:体制变化,完成了规范彻底的股份制改造,打造了优质上市平台。规模变化,成为全国第四个“双百亿”出版集团,出版能力和整体实力跃上了新台阶。精神面貌变化,员工们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显著增强,对集团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出精品,体现为“三大亮点”:优势板块突出,形成了传统文化类、少儿文学类、医药卫生类、孕婴保健类等几大产品线。获奖图书全面丰收,2013年集团获得14项国家级“三大奖”。畅销书品牌书集聚,市场份额不断攀升,集团2012年和2013年销量过万册的图书及音像电子出版物达2434种,《笑猫日记》发行量突破2700万册。
出效率,体现为“山东速度”:从2011年上半年吹响股改上市冲锋号,到年底完成股份公司设立,随后完成了资产剥离重组、人员安置等庞杂的工作任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创造了股份制改造的“山东出版速度”。
出活力,体现为“两个浓厚”:干事的氛围浓厚,员工从“事业单位依赖症”中解放出来,懒劲儿、散劲儿没了,干劲儿、闯劲儿足了。创新的氛围浓厚,各子公司培育出了众多新的出版业态和增长点。
改革在提速,发展在提质。山东出版集团闯出了一条生路,创出了一些经验。
从“试水”到“深水”
3年前,山东出版集团新班子提出到2015年实现总资产、总销售“双百亿”的目标,当时许多人都觉得定得太高了,只是一个“梦”。然而,不到两年时间,这个“梦”就变成了现实!
张丽生将这次“梦圆”归功于改革,是改革,是真改革,是持续不断地改革,为山东出版集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早已拉开,出版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山东出版集团3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是文化强省之路,也是文化强企之路。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唯一路径,山东出版人正在改革的路上坚定前行!”面对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张丽生经常会用这些话来激励集团员工,勇立改革潮头。
在他看来,当前我国出版业正处于改革改制、整合重组、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机遇难得,挑战空前,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深化改革这块“硬骨头”再硬也得啃。
2014年年初,山东出版集团就确定了“一一三”的工作思路:贯穿一条主线,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一个目标,即实现股份公司上市融资;抓好三个重点,即以深化管理机制创新激发创造活力,以规范运营管理实现申报合格上市,以强化责任担当落实经营目标任务。为此,还把集团工作的年度主题词确定为“创新、规范、落实、担当”。
“深化改革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把山东出版集团打造成传统出版全产业链与数字出版新业态融合发展,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劲的重要国有出版传媒领军企业。我们正在争取成为山东核心文化企业上市第一股,相信将会更快地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好地发挥山东文化产业主力军作用”。在采访结束时,张丽生对记者如是说。
言谈中,张丽生对集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未来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