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MPR 复合数字出版物 教育出版
随着世界各大出版机构纷纷转向数字出版,我国出版业也同样面临传统书业未来之路究竟走向何方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MPR技术正是融合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优势,形成两者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该技术把读者阅读纸质书的传统习惯与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模式进行整合,使读者的阅读更快捷、更方便、更丰富、更有效。
一、MPR出版物的特点和功能
MPR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现在大家熟知的二维码应用,它是在二维码的基础上,由我国自主开发的一套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这套体系集合了先进的二维条码编码解码技术、数字光电识读技术、音像压缩播放技术和现代出版印刷技术。我们平时的“电子词典”“电子书”“手机阅读”都只是电子产品集成功能的简单整合,而MPR技术则是真正将纸质出版物与数字科技相结合的产物。MPR国家标准的公布以及配套产品的推广有利于规避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这也是出版产业成功利用新技术的关键所在。
MPR复合数字出版是应用MPR关联编码及其技术系统,对图文、音像和视频进行跨内容表现形态的精确链接,对包括纸质和各种电子阅读设备进行载体精确链接,实现出版内容的多媒体复合多元呈现的一种数字出版方式。它能将纸质印刷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进行技术嫁接整合,使读者听和看同步进行。MPR出版物集声音、文字、图像为一体的特点,使它特别适合教育类和少儿类图书市场的需要。
MPR出版物同时还具有以下两种功能:
(1)防盗印功能。在出版物上印刷的MPR码,不能通过复印、扫描、照相进行有效复制。在不使用母版胶片的情况下进行复制,MPR码就会失去被阅读器识读的功能,因而MPR出版物具有防盗印的功能,这为防止和打击盗版盗印、维护出版者权益创造了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条件。
(2)数字版权保护功能。MPR版权保护技术可以实现从内容出版到终端阅读“谁的内容谁做主”,有效解决出版商所面临的数字出版的内容管理与版权保护难题,同时又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MPR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出版业只解决了出版生产工具的数字化,并没有产生数字化的纸质图书。人们只能用眼睛看的单一方式来阅读纸质图书,而在阅读纸质出版物时所遇到的语言文字障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MPR阅读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对于传统教材和教学辅助出版物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对研发新型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源具有催生作用,因此,MPR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有效途径就是让MPR教材走进课堂。陕西出版集团已经推出了MPR版《渗透式小主题领域课程》和《瑞格叔叔英语自然拼读法》幼儿园教材,将这两套教材直接送入幼儿园,并邀请外教现场授课,采用有声技术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受到幼儿园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
MPR技术应用在教育出版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尽管在出版流程方面MPR出版物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基本上没有差别,但对于编辑和制作仍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以下几点是出版制作MPR图书时需要关注的:
1. 选题策划
MPR读物一般适合于低幼类童书、成人语言类学习图书、对外汉语图书、教辅类图书、文学读物、医学图谱、古籍经典等书籍的开发。出版社在策划MPR题材的选题时,需要根据纸质书和音像出版物的特点事先进行规划。如果将已出版的图书改编为MPR出版物,则需要考虑和原作者有无签订电子音像类合作协议,如没有签订则需要补充协议后再进行策划组稿。对于一本新策划的MPR选题的书稿,则要从头开始设计整个方案。
针对教育类选题开发,应结合教材教辅的特点,研究分析如何在出版物中加入多媒体元素,如在音乐类出版物中,加入不同乐器的演奏示范、不同旋律歌曲的对比、音高音低的区别等等,以多媒体互动形式来充分展现纸质书本上无法清晰呈现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教材中所要掌握的知识。此外,利用MPR的特性,还可以使一种MPR出版物配多个版本的声像内容,例如一本双语有声图书,可以通过不同的MPR编码实现同一本书拥有不同语言的发音,这样既满足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内容制作
出版MPR图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出版者和作者在编辑和创作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新经验。MPR出版物的技术特性,使其在编辑和制作规范方面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因此,编辑也应该对该项技术有相当的了解,协同作者一起来完成MPR的内容制作。在内容制作编排上,需要根据内容编写脚本,用创新的方式呈现素材,根据需要撰写声音、图像、视频等脚本,并按照规范排版铺码。这里编辑应当更像个导演,要学会更好地预测、筛选、调用、组装、呈现、存储与投送资源。
MPR出版物的声像内容,必须和印刷在出版物上的图文内容关联对称。譬如出版物中的一句话、一幅画、一个图标在脚本中标示的码位,须和加入声音、图片、影像的位置一一对应,因为MPR阅读器对其是即点即读,如果铺码出现错误就会导致错乱,所以编辑在制作好MPR产品后须进行检查校验。
3. 制作成本及营销分析
MPR产品生产出来后必须通过销售才能最终获得收益,那么MPR产品如何营销需要出版社关注。在销售前出版社需先了解MPR的生产成本,一般来说,MPR的成本包含以下几项:①语音脚本设计的人力成本。②增加音视频文件的制作成本。③增加铺码的人力成本。④MPR读物的印制成本。
其中,第二项要根据各地不同市场价格和情况来定,第一和第三项一般计入出版社的人工成本中,第四项则在图书印制费用中直接产生。目前出版社多数采用书配光盘或磁带的形式来出版配套的电子出版物,而如果改用MPR技术来实现的话,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应用MPR技术后,印制每册图书增加的印刷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旧版纸质书改为MPR技术后,换版的成本会稍微高一些,但由于减少了光盘、磁带的生产开发成本,加上点读笔可以重复利用,故总体成本比原来纸质出版物加光盘形式的成本更加低廉。教材教辅类图书因经常需要更新内容而改版,现在只需在网络上更新文件,用户重新下载到MPR点读笔上即可同步更新,这比光盘、磁带等媒介更加经济高效。由于MPR的技术方案与其他市面上的点读笔不同,用户只需要购买一支点读笔即可阅读所有MPR编码的出版物,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读者的购买成本。
目前MPR网络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深圳天朗公司的读书网(www.mpreader.com)上销售和展示,渠道比较单一。由于MPR铺码成本不高,出版社可逐步先将原有图书转换为MPR图书,待MPR市场成熟时,出版社已经拥有大量可以用MPR点读笔阅读的图书,避免了大量资金的投入与积压。所以,出版社在MPR出版物的销售方面,应将多种销售渠道进行全面整合,如在实体书店利用专架、专柜、专区陈列等进行宣传、演示和推广。
三、小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认为:“从出版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实现内容资源的多形态整合,实现跨呈现形式、跨传播渠道、跨载体形式的无障碍传播,使传统出版单位得以摆脱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存量内容资源无法再利用的困境,降低转型成本,从而打通传统形态出版产品与数字形态出版产品之间的隔膜,使传统业态与新型业态之间不再互相排斥,实现同生存共发展的关系。”MPR技术正是帮助传统出版转型为数字出版的有力工具,它不仅延伸了出版业的形态,丰富了出版产品的形式,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增加了图书使用的方便性、快捷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同时也利于解决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稀缺和基础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的问题,提高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使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全面的发挥。
(来源 :中国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