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报·东方数据”的监测可知,2009年至今,中国少儿图书市场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码洋、册数、品种份额等核心指标都同比上升,且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我们预测,该市场未来还将持续增长。同时,中国少儿图书的市场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的“原子型”水平,各出版商的竞争充分,发展空间非常可观。但由大国到强国,产业化是少儿出版突破的关键。
大势 五年来少儿书市场持续加速上扬
与世界图书市场整体发展相比,少儿图书持续领跑,在全球市场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据报道,2014年以来,英、美、澳等国的少儿图书市场都出现增长,其中美国增长最为迅猛,2014年7月份少儿图书增长12.9%,与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5.8%。
中国的少儿图书市场亦一派欣欣向荣,无论从出版规模、销售码洋、增长速度以及参与者来说,都是各类型图书中发展势头最好的板块。从参与者来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出版社参与少儿出版,中国581家出版社中有523家出版少儿读物。从出版规模来说,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自2009年以来,中国儿童读物规模逐年不断扩大。与2009年相比,2013年儿童读物出版种数增长208%,总册数增长160%,增量非常可观。
从销售来看,实体书店、网络书店和全国各地书展的少儿图书销量都在持续稳定增长。根据商报·东方数据显示,从实体书店来看,中国实体书店少儿书市场不仅一直保持增速,还在逐年加速中,2009年至今,无论在码洋、册数还是品种上,少儿图书的份额都逐年扩大,其中码洋份额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33%,目前已占中国图书市场总码洋的近16%。其中,作为日益重要的体验式实体图书销售渠道,书展的少儿图书销量也逐年递增。例如2014上海书展少儿图书的销量增长可喜,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而2014南国书香节,少儿图书亦是展会火热的板块之一。网上书店的少儿图书销量亦节节攀升,增速抢眼。来自当当网的数据亦显示,2014年1~9月,当当网累计已达成销售码洋14.5亿,同比增长25.6%,约占当当总码洋的25%,预计全年将突破至23.3亿。可以说,少儿出版是出版门类中,当之无愧的朝阳出版,在向上的大势中,市场规模或高达数百亿。出版人迎来童书发展的最好时代。
格局中国少儿图书市场谁称王?
中国少儿出版哪类强?
儿童文学最受欢迎,少儿科普增速最快。
儿童文学是少儿图书市场的主力军,2013年至今,儿童文学(包括中外儿童文学)整体占少儿图书市场近41%的码洋份额。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儿科普的增长最为迅速。2013年至今,少儿科普份额从上一年度的9.65%上升到至11%,同比大增近13%,趋势看好。
中国少儿出版哪家强?
强强格局难以撼动,华东区域保持领先。
华东区域是当之无愧的少儿出版重镇,可谓“天下童书,半出华东”。码洋份额TOP10的出版社中,华东区域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5家占了五成。其中,浙少社领先优势明显,约占10%的少儿图书市场份额。
北京亦是中国少儿出版的重要区域之一,人民邮电出版社(童趣出版公司)、中少总社等出版商进入前十名。此外,中南区域新近成立的长江少年儿童出版集团,表现非常抢眼,份额增长迅猛,排名从去年的第5名上升至第2位。
市场集中度小幅提升,但仍处竞争充分时代,发展空间乐观可期。市场集中度是反映行业结构与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市场的发展阶段和成熟程度。2013年以来,中国少儿图书市场集中度各项指标同比都略有提升,排名前4、前8、前10、前20的出版社的占有率分别为25.09%、39.87%、44.23%、60.92%。不过,中国少儿图书的市场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的“原子型”水平,各出版商的竞争充分,发展空间非常可观。
畅销书他们,引领中国少儿书市场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优势领跑,明天出版社紧随其后。2013年以来的少儿图书畅销书TOP100,共21家出版社的图书入围。(2013~2014年度少儿畅销图书见表2,因版面所限,呈现TOP50)浙少社优势明显,凭借“查理九世”系列、“沈石溪动物小说”、杨红樱“马小跳”系列等多种畅销图书,横扫31席,占据首把座椅。明天社凭杨红樱“笑猫日记”系列等畅销品种,以22席紧随其后。二十一世纪社、接力社、中少总社则分别以10、8、4本名列第3、4、5位。安少社、春风文艺社、广州社、人邮社(童趣出版公司)皆有3本入围,并列第6位。
本土作家优势明显,英美作品较受欢迎。从畅销书的版别来看,前百名畅销书以原创为主,引进版仅有13种,以雷欧幻像等本土作家为儿童畅销书作家的代表,其“查理九世”、“怪物大师”系列都极受读者追捧,有近30本书进入畅销书TOP100。杨红樱是国内资深的儿童文学作家,凭借“马小跳”、“笑猫日记”等系列畅销书,共有23本图书入榜。此外,沈石溪、曹文轩、孙幼军等作家,亦受读者欢迎,他们共同组成中国一线畅销童书作家群。
在引进版的图书中,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已是当之无愧的超级畅销书,年年入榜、排名靠前,此外,英语国家尤其英国作家的作品颇受欢迎,如怀特等作家,共有约8种上榜,且不少已成为儿童阅读的经典畅销作品。
畅销书整体定价不高,15~20元之间占多数。TOP100的畅销少儿图书有85种定价在10~20元之间,定价在15~20元之间的图书又占了大部分,为79种。可以说,少儿图书的价格整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据统计,中国家庭文化消费亦占家庭收入的约10%,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的水平。较低的文化消费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少儿图书的价格空间。不过,随着消费观念逐渐转型,畅销少儿图书价格将呈上升态势,2013~2014年,平均定价同比增长7.8%,与GDP增幅相仿,达16.06元。
老作品仍是畅销主力,新作尚需更多推动。从少儿畅销书排行榜来看,前100名中,有67%是2012年及以前出版的图书,23%是去年出版的,只有10%是当年的新书。这种情况与儿童产品生命周期长、沉淀价值高有关,但这也让新的原创作品很难成为畅销书。在欧美市场,有各种有影响力的童书奖项等力量在支持和发现原创,比如美国凯迪克大奖等,但在中国,我们缺少这样的新人新作推出机制。
少儿图书销售与借阅 不一样的阅读风景
近两年,图书馆界在少儿阅读推广方面异军突起,公共图书馆的少儿分馆乃至独立建制的少儿馆纷纷成立,并成为公共图书馆中最有人气之处。我们选择与“商报·东方数据”合作分享的上海图书馆的借阅数据,以公共阅读普及率排名靠前的上海地区与与全国少儿图书的销售数据作比较,试图从销售数据与借阅数据的比较中,寻找对出版界有所启发,可资借鉴之处。
读者倾向于购买近两年的新书。在销售渠道中,近两年出版的新书占总销量份额超过半数,约53.88%,占主要份额;在借阅渠道,读者对年份没有那么敏感,反而是两年前出版的图书占比高达74.97%,占绝对份额。
读者倾向于购买读者年龄层次较低的少儿图书。总的来说,无论是在销售还是借阅渠道,儿童文学类都是占比最重要的门类,是少儿图书销售和借阅的主要对象,也最受少儿图书读者的欢迎。不过,相对而言,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读者年龄层次较低的少儿图书。读者年龄层次较低的亲子读物、低幼读物的销售册数份额明显大于借阅份额,销售表现强于借阅,而读者年龄层次较高的少儿手工技能、儿童文学等则相反,借阅表现优于销售。
读者更喜爱本土作家作品及英美引进的图书。从热点图书来看,少儿图书借阅渠道与销售渠道表现出类似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少儿阅读的基本倾向。首先,读者偏爱阅读本土作家的作品,雷欧幻像、杨红樱等作家最受追捧。在借阅次数前100名的少儿图书中,仅有15种为引进版图书,而本土作家的作品达到85种,占据绝对优势。其中,杨红樱的作品共计有35种,居于首位。其次,英语国家的引进版图书更受欢迎,在借阅次数前100名的15种引进版图书中,有8种(占比约53%)来自于英语国家。
前瞻 中国少儿出版从大国向强国出发
预测一:少儿出版的规模将继续扩大。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少儿出版大国,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3年,全国共出版少年儿童读物32400种(初版19968种)、45686万册(张)、2815938千印张、总定价867036万元。在欧美,童书占整个图书市场的20%,在韩国,童书占市场的25%,我国目前只占约16%,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出生人口来看,我国正处于第四次婴儿潮,近5年,我国少儿人口将保持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少儿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2.54亿。此外,中国儿童消费结构转型、文化政策红利释放等因素都将推动少儿出版持续稳定增长。
预测二:少儿出版产业化将不断提速。由大国到强国,产业化是少儿出版突破的关键。国外一部少儿书的销量占赢利比重很少,更多的赢利来源于相关产业链。国内已经有多家出版社依托自身的优质少儿出版资源,涉足早教、玩具、影视、主题乐园等项目,开始产业化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海豚传媒看中约1000亿元的国内早教市场,自2012年陆续开办3家海豚幼儿园。这3所幼儿园目前都运营良好,皆已经实现赢利。未来出版社推出的“乐乐趣”品牌玩具书,销量也一路飙升。安少社、中少总社、大连社、二十一世纪社等纷纷进军主题乐园,力图打造中国的“迪斯尼乐园”。
预测三:行业盛会将大大助推中国少儿出版发展。作为行业聚集标志的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是除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之外,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专业童书展。2014年,童书展规模进一步扩大,据主办方介绍,书展将少儿出版产业化作为重中之重,将深入打造B2B2C平台,除对接产业链需求,还横跨影视、音乐、游戏、媒体、数字版权、幼教、电商零售等多种类别,为出版社提供多元化的童书创作和发售渠道。可以预见,像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这样专业化展会的举办,将大大辐射和推进中国少儿出版的发展。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