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阿里巴巴不断完善其生态链,不但进一步阻断导购平台入口自建爱淘宝,入股优酷土豆、美团、高德地图发展视频、团购业务,抢占O2O入口,还豪资收购文化中国,建立阿里影业,推“去啊”旅行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并将天猫“双11”活动推向国际。近日,马云与苹果CEO的会面更是惹人遐想,传言说支付宝或将与ApplePay联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阿里在电商市场所占份额都在日趋壮大,尤其是上市之后,优势更加明显。面对阿里的贴身紧逼,当当、京东等电商巨头颇感压力,他们将有怎样的改变?
  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成为电商巨头们发力重点。本月,淘宝首个“会员体验厅”与京东首家“京东帮服务店”几乎同时亮相。淘宝体验厅承袭“教父”风格,重在营造“未来感”;“京东帮服务店”则是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务实思路的呈现,侧重物流、售后。据悉,聚美优品也将开设首家购物中心旗舰体验店。
  面对阿里的“围剿”,许多电商选择了在具有无限遐想空间的移动端发力,巧妙避开阿里锋芒。近日,京东开放平台联手京东微信购物推出了支持第三方商家的“1+3”广告投放补贴政策,京东将以无线广告专享补贴金、多平台流量或广告的方式支持商家开展微店营销。京东集团副总裁、微信手Q业务部总经理侯艳萍表示,微信的“购物”页面于11月27日上线京东“微店”频道,将在12月与微信的关系链打通,之前微信关系链只开放给腾讯的游戏、自选股等自家APP。未来入驻京东商城的新商家将同步开通京东“微店”。
  电商导购类网站与京东的选择相似,向移动端的转移力度加大。蘑菇街和美丽说是依托于淘宝网发展起来的导购类网站,商业模式是从给淘宝的导流中分成,实质是“帮别人做嫁衣”。蘑菇街从去年年底开始转型,上线了自己的电商交易平台,主要定位是女性时尚消费电商平台。“双11”大促前两天的时间,蘑菇街的总成交额超过3.37亿元,逃脱了阿里“屠杀阴影”之后的第一份答卷让人眼前一亮。
  在与阿里的抢滩中,跨境电商成为最大的焦点。显然,今年国际品牌、海外市场的拓展将带来新的变数,成为各大电商平台努力的“大招”。阿里、京东、聚美优品、唯品会等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开通了海外业务,阿里在今年的“双11”首次推出“全球买,全球卖”,大量国际商家通过天猫国际、淘宝海外、速卖通等平台首发新品和全球特供品。11月25日,亚马逊宣布首次在中国举行“黑色星期五”购物节,让中国消费者可与美国消费者同步享受各种“跳楼价”货品。“亚马逊一直致力于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全品类网络平台,近期的一系列新服务,都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购买需求”,亚马逊中国副总裁、日用消费品类及进口直采负责人牛英华表示。国际电商巨头的加入,让这场电商跨境之战更为扑朔迷离。
  垂直电商平台则更侧重于在稳固原有细分业务的同时,向多品类电商转移。聚美优品、唯品会、乐蜂网、一号店等垂直电商平台都增添了更多更丰富的品类,深耕特色市场和人群,并且在物流、仓储方面愈发重视,并将资金大量投入在此。
  当当则对自身平台做出了较大改动。10月20日,“当当网”宣布升级更名为“当当”,并更换LOGO,未来两年,当当将加大力度向时尚电商转型,目标是在6000亿元服装市场中占有600亿元份额。当当CEO李国庆表示,更换LOGO与全新的品牌态度只是当当此次行动的第一步,未来将进行全面转型。当当需要重塑品牌,改变图书电商的固有认知,给自己注入“时尚”的基因。
  “去中心化”的移动电商入口,比如口袋通、口袋购物和拍拍微店等,为新进场的中小卖家提供大型电商平台上已经难以获得发展的机会,与PC时代的“中心化”电商巨头则会形成互补,形成“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共存的布局。后阿里时代,如何避其锋芒而又巧妙地抢夺市场,成为各家电商平台最重要的命题。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