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国有出版集团 混合经济 战略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自1999年2月上海世纪出版社成立以来,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经国务院、原新闻出版总署或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出版传媒集团122家。国有出版集团是中国出版业的中流砥柱,既有国有企业的共性,又承担国家意识形态功能。如何通过发展混合经济,提升国有出版集团的竞争力,是当前文化改革的重大课题。
一、混合经济在国有出版集团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助于提升国有出版集团的竞争力,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克服国有出版集团经营弊端
虽然自2003年开始,原属事业单位的出版社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截至2012年,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出版社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与影响力的国有出版集团。但在当前国有出版集团中,原有事业单位的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依然存在,虽然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董事会、 监事会等机构,从法律程序上具备了公司化运作的框架,但其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基本上是一套班子,主要领导层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任命。现代企业治理要求的科学决策机制和有效监督机制尚待健全。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吸纳大量的非国有资本进入出版集团,集团的经营利益和股东自身利益挂钩,可以有效避免“所有者缺位”。各股东有动力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与制衡,以确保资本保值增值。
2. 发挥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互补优势
图书行业的民营书业企业大多是从下游的图书市场批发起步,从诞生起就与市场有着密切关系。当前民营书业企业主要涉足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教辅图书和大众图书的出版,例如《小团圆》《杜拉拉升职记》等畅销书都出自民营书业企业或者与国有出版社联创的合资公司。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上,民营书业企业也走在前列。如文曲星的《剑桥词典》,好易通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畅销商品都是民营公司开发的。
国有出版集团具有历史悠久、企业规模大等特点。例如进入第六届文化企业30强的出版企业均为国有出版企业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国有出版集团是当前我国出版业的龙头企业。通过混合经济,可以将民营书业企业对市场敏感的优势与国有企业的规模优势结合起来。从当前实践来看,出版传媒集团与民营书业企业合资成立的中南博集天卷、凤凰联动、北京凤凰壹力等混合经济股份公司都在2013年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3. 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出版界的航空母舰
虽然中国的出版集团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世界出版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德国的贝塔斯曼集团为例,2012 年前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的总收入高达114 亿欧元,税前经营利润为11.6 亿欧元。而我国综合规模最大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为49 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约6 亿元人民币,只分别相当于贝塔斯曼集团的5%和6.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出版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推广发展混合经济,国有出版集团可以资本为纽带,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社会资本,不仅吸纳文化领域的资本,还可以吸引其他产业的资本。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就曾与著名的投资公司KKR集团合作,全资收购创新音乐版权管理公司BMG,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与规模。在我国,竞争激烈的图书发行行业已经开辟了与其他产业资本融合的先例,主营房地产的绿地集团曾获得上海新华发行集团49%的股权。通过引入绿地集团的资本,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半年内即可获得3.06 亿元的增资,新股东在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上有丰富经验,这些都将进一步推动集团的发展。随着出版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出版集团也应当通过资本市场的平台,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出版界的航空母舰。
二、国有出版集团发展混合经济的几点思考
如何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对此,当前理论界还在探索之中,结合出版集团的特点,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 界定不同国有出版集团功能定位
国有出版集团的混合制改革不能“一刀切”,而应当针对不同国有出版集团的性质与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国有出版集团大致可以分为“特定功能性企业”和“一般商业性企业”两大类。
“特定功能性企业”(也被称为商业二类)主要承担一种特定的国家功能,而该功能的实现又要求以企业自身发展和经营活动赢利为基础。国有出版企业中央层面的出版集团(例如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集团)具有承担提升国家软实力、传播大众文化知识的职能,有较强的公益性,同时也有扩大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笔者认为,国有资本应该在这类国有出版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权。可以参考欧美市场的“金股”制度:即将其他所有制的股东股份持有限制在一定份额以内;公司主要高管必须由国家委派;公司重大业务以及涉及重大产权变更等整体事务的处理,必须得到金股持有者(即国家)的同意。通过特殊的企业制度安排确保这类企业履行与国家利益、公益职能密切相关的特定职能。这类国有出版集团在立足于市场新成立的子公司上则可以更大范围地与民营资本融合,在经营上充分与市场接轨。
更多的国有出版集团应当归类为“一般商业性企业”。这类国有企业更多地以营利为目标,其股权结构是多元化的,具体监管完全按照公司法规定。这类国有出版集团应当在更大层面上与民营资本融合,在控制权方面给民营资本更大的空间,避免国有资本的“一股独大”。在公司内部的决策中更多依据股权大小,充分发挥各种资本优势,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2. 理顺出版集团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国有出版集团与其他国有企业不同,不仅有国资委管理,而且受到宣传部门等部门的监管;许多国有出版集团还与原来的主管部门关系密切。具体来说,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集团的监管模式为主管主办单位管人、管事、管导向,财政部文资办管资产。地方出版集团的监管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省委宣传部管人、管事、管导向,省政府授权省财政厅管资产;一种是由地方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还有一种是由省委宣传部成立专门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出版集团“九龙治水”的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要求理顺出版集团和政府部门的关系。
可以考虑的措施是将国有出版集团统一划归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管理。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对国有资本进行投资,政府从对国有出版集团的直接行政干预中退出。宣传部门与其他主管部门更多进行业务指导,重点对出版物的导向进行管理,不应干涉出版集团具体事务。
3. 健全混合所有制的公司管理制度,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
当前虽然大部分国有出版集团已经建立了公司机制,但是公司内部的制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应当进一步推动国有出版企业改革,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国有出版企业上市。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运作的要求,倒逼上市的出版集团形成以产权多元化为基础,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自的分工和职责界定,加强企业内董事会、监事会建设,建立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参与决策的机制。
当前国有出版集团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阻碍是企业领导人选拔问题。现有国有出版集团主要领导许多是从原事业单位转换过来的,还有一些是从宣传部、文联等部门“空降”的领导。出版集团官员的任命更多是行政力量决定,而不是市场机制选拔,发展混合制经济需要改善企业领导人的选拔机制。除了少数“特定功能性”的国有出版集团企业核心领导由上级党组织和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管理外,大多数文化出版集团,企业领导人的选拔应该更加灵活。这些企业应当让“企业家”承担更多角色,在董事层面应当更多容纳民营资本的代表,以期方便参与决策。董事会按市场原则选聘职业经理人及管理团队,降低企业运行中的代理成本(参见图1)。即使是“特定功能性”的国有出版集团在企业经营者中,包括母公司层面的经理团队以及各子公司层面的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团队也应当更多采取市场选用的办法,最大程度提高经营效率。
4. 出版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需要吸纳多元资本
混合经济不仅仅是由国有资本和国内的民营资本融合,还应当包括与外资资本的融合以及企业员工内部持股。发展混合经济可以在不危害我国出版安全的基础上,吸引外资参与,尤其是“一般商业性企业”性质的国有出版集团,可以在较大范围吸纳外资,提升企业经营水平,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出版业具有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发挥优秀人才的活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员工内部持股是提高人才激励的重要手段。例如,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与金丽红、黎波合作创办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2003年开始运作时,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投资,金、黎以经理人身份加盟。2006年,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又成立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实现了金丽红、黎波、安波舜等经理层持股。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表现出了较强的市场活力,推出的《狼图腾》《狼烟北平》《告诉孩子你真棒》等经典图书不仅当年畅销,而且连续多年畅销,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在混合制发展过程中,企业内员工持股,使员工既是持股者即资本所有者,又是劳动者,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
三、结语
发展混合经济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也是国有出版集团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与大多数国有企业类似,国有出版集团推进混合经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防止“一刀切”现象,警惕推行混合所有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发展混合经济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能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民营资本介入,或是公私合营,而应当根据出版企业的具体情况与特征,因地制宜地推进。政府应当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宣传部门更多对出版导向进行管理,而不对集团具体事务进行干预,改变现有出版集团“九龙治水”的现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应当是通过建立多元股权结构,建立真正相互制约、科学决策的公司治理结构,最终促进出版集团形成更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