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浪微博热度已大不如以往,无论是粉丝增长速度,还是微博转发数量都急剧下降,因此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我社微信公众平台在2014年初建立,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已初显成果。以下是笔者在实际运营官方微信时的体会。
  一定量的粉丝数是开展营销活动的基础。在任何一个新媒体社交平台上,一定量的关注都是营销开展的基础。况且,由于微信相对其他社交平台的封闭性,一定数量的粉丝显得更为重要。
  基于此,我社现在出版新书时,都会在封底印上出版社微信二维码,鼓励读者扫码添加。此外,在官方微博上添加微信二维码,以期将微博粉丝拓展至微信。
  2014年,我社推出“扫码七折优惠”、关注官方微信限时免费下载图书配套的APP等活动,期间粉丝增长达2000人。2014年10月,我社与京东合作开展“读书进校园”活动。通过之前的线上线下宣传通知及“加微信送书”、“加微信送礼品”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参加,单日新添加关注者近500人。
  由此可见,多种手段的宣传对于粉丝量的增加,起效明显。不过,笔者认为,对于进一步开展微信宣传及营销,目前的粉丝量还是不够。因此,除现有的方式外,其它“涨粉”途径也在积极酝酿中。
  高质量图文推送是留住粉丝的保障。把粉丝吸引添加之后,如果没有良好的维护,粉丝极有可能很快就取消关注。相反,如果推送的内容吸引人,粉丝间的扩散效应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关注者。我社目前的微信是服务号,虽然每月仅有四次推送机会,但优点在于推送内容和一般联系人一样,平行出现在消息列表,而不是被统一折叠在订阅号下,由此可有效避免我社公众号被“淹没”在各种推送里。
  经过多次实际推送之后,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测试、微信后台推送文章阅读量的数据分析等方式,发现现有读者群最关注基础教育,数量最大。因此,在之后的推送中,我社更加注重这一类粉丝的兴趣,基本上每期都会准备一篇优质的教育类文章。在重新定位粉丝群体后,粉丝也积极回应,最直观的结果是此类文章阅读量大增,部分文章赢得10000+的阅读量。
  显然,公众号的定位非常重要,要摸清粉丝到底对哪一块感兴趣,不能盲目跟风。如今,我们推送文章时更看重自身现有的出版优势领域,如日语、韩语。不过,这方面需要跨部门的协调合作。
  真诚的客服提供良好的粉丝体验。微博和微信除了作为社交平台,都可作为辅助的客服平台。通过与读者的有效沟通,能得到读者对出版社产品的真实反馈,收集读者的真正需求。这是互联网时代,所谓“大数据”的一个特征。
  运营中,针对粉丝提出的问题,笔者可以自行解决的,查阅相关信息后会直接回复读者;笔者解决不了的,会及时与责编沟通,协商给予读者答复。
  粉丝留言中,反映最多的是音频下载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社对附赠音频下载的图书,在书中介绍得不够详细,导致许多读者询问。开始时,笔者会一一回复,但长此以往,着实耗时又费力。于是,借助微信的图文推送功能,笔者做了一个详细的下载音频的图文教程,再有读者询问此类问题,直接将该图文推送给读者即可,方便快捷。
  粉丝的培育对往后的营销非常重要,凭笔者一己之力,难以将如小米手机之类的“口碑营销”做到极致。但尽力让每一位粉丝在我社公众平台上拥有一定的“参与感”,是互联网时代做好新媒体营销的重要思想。2015年,我们将着手建设天猫店、京东自营店等线上直营渠道,借助微信这一新媒体平台及其内链和外链功能,必将帮助我社线上销售再上层楼。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