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又一个国际书展主宾国活动,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又向世界展示了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和悠久的中华文明。主宾国活动正成为——
  5月27日至31日,一支由340多人组成的中国出版代表团将参加2015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这是近年来继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匈牙利布达佩斯、韩国首尔、德国法兰克福、希腊萨洛尼卡、埃及开罗、英国伦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斯里兰卡科伦坡、白俄罗斯明斯克等重要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后,又一个中国主宾国活动,也是继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之后,中国出版业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对外文化出版交流活动。
  借平台
  创建“文化外交”新模式
  “这些主宾国活动,不仅成为展示中国国际形象、加快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而且表明中国正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全面融入国际社会。”曾多次参加主宾国活动策划并参与活动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巡视员陈英明说,实践证明,主宾国活动是推介中国文化的很好抓手,是一个集中展示中国文化的良好契机,更是当下做好文化交流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平台。通过主宾国活动,既能集中展示中国出版取得的成就,又能全方位介绍当下中国的文化状况,对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一个以“纸山”“书墙”“活字”“墨滴”组成的主题馆,一场以中国出版为主题的大型音乐盛典,让众多国际出版人和德国当地读者为之一振。这是中国出版第一次在有着“书业奥林匹克”之称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担任主宾国。612场文化活动、2417项版贸合作,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的中国形象,成为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次重要突破、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成功实践。
  2012年伦敦国际书展“市场焦点”中国主宾国活动,是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国出版业在国际上举办的首次综合性对外文化出版交流活动,共举办300多场活动,版权输出取得丰硕成果。
  2014年举办的科伦坡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更是创造了数个第一: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为国际重要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揭幕,中国与斯里兰卡第一次开展政府间的出版合作,科伦坡国际书展第一次举办主宾国活动即选择中国……这些“第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出版工作的重视,也充分肯定了新闻出版业对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和外交大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5年是中美两国建交36周年,中国应邀作为主宾国参加2015年美国书展,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加深友谊,推动两国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扩大两国出版业的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届时,8场重大活动、4场出版高峰论坛、50多场出版交流活动以及近50场作家学者交流活动、7场文化艺术系列展览等近120场主宾国系列活动将轮番上演。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主宾国活动探索并创建了“文化外交”的一种新模式。从巴黎图书沙龙,到莫斯科书展,再到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伦敦书展,每一次重要国际书展的中国主宾国活动上,都能看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身影。这既是对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莫大支持,也是对主宾国活动“文化外交”作用的充分肯定。
书为媒
  展示中国大国形象
  “图书这一精神产品潜移默化的力量,也使主宾国的文化影响更加持久。”利用大型国际书展举办主宾国活动,目的就是通过图书这个媒介,通过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把一个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和悠久的中华文明,准确、生动、细致、全面地展示出来。
  “书是人类心灵交流之桥,是世界各国开放之窗。在主宾国活动中,通过一本本内容鲜活、装帧精美的书,外国读者可以更加真切、生动地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可以更加形象、具体地感知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中国社会的风貌,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独特模式。”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参加了4次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他的感受是:“我们越来越了解国外普通读者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结构,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有针对性地向海外市场投放个性化产品。同时我们的图书版权也越来越多地漂洋过海,为海外读者尤其是欧美主流社会读者所认知和接纳。”
  同样参加过多个国际书展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壮对此也有同感。她认为,通过主宾国活动,一方面,让当地国家的出版工作者与我们近距离接触,了解中国的出版信息;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书展举办国,了解了他们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尤其是了解出版信息,为进一步开展版贸合作打下基础。
  王壮感到,重要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已形成了品牌。“出版社可以充分利用主宾国书展活动展示产品和风貌。同时,出版人能够充分利用主宾国这一大舞台,和当地出版商建立联系,推介产品,增进友谊,拓展渠道,最终实现版贸合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