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原则可以用来提醒我们,该如何为孩子规划合适、全面的阅读食谱。在这样的规划中,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一定是孩子最喜欢和最易于亲近的那类书籍。比如安东尼·布朗的《一起玩形状游戏》,是以幼儿熟悉的图画故事的方式带领孩子体验想象的游戏,它让我们看到最简单、初级的线条和色彩如何在想象力的构造下,幻化出各种出其不意的惊喜。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与想象力有关的阅读游戏逐渐从图像过渡到文字的世界。孩子们将开始爱上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样充满幽默、智慧和妙趣的童话故事,以及像《里娅传奇》这样充满奇思、温情和力量的幻想故事。与此同时,那些与当代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故事,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阅读书单上。儿童小说《赫敏的仙踪林》所书写和表现的是少女的成长风景和成长心情,《全世界请原谅我》则是关于少年成长中的迷途失陷与自我拯救的故事;后者将当代少年的生活际遇与网络时代普遍的青少年成长问题相结合,在叙写中带领少年读者思考和追寻生活的真实意义与人生方向。
然而,童年的阅读餐盘上不应只有小“我”的关切和趣味,也应有大“我”的视界与情怀。《我们,我们的历史》以图画配合文字,勾勒和描绘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旅程,以生动的讲述为孩子呈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海上游骑兵: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是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择取和介绍了其中一段具有标志性的历史时期,那是人们怀着雄心向那未知的遥远地带探寻和冒险的时期,有关它的历史叙述或许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今天的全球化世界图景从何而来。《我们去观星》则将孩子的目光从宽阔的海洋导向辽远的星空,这里的“观星”既是一个远大而谦逊的学习姿态,也隐含了一种开阔而浪漫的生命姿态。
每个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继承者,而书籍正是记录和传承这些记忆的重要媒介。在《钱文忠给孩子的国学励志书系列》中,作者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经典转述和转交给孩子们;在长篇儿童小说《火印》中,作家以一个孩子和一匹战马为中心虚构的故事,再现了与那场导致我们民族浩劫的侵略战争有关的历史记忆以及它所带来的个体与民族创痛。
当然,阅读的好胃口同时是与好的口味结合在一起的。这意味着,我们为孩子提供的阅读文本不仅应当是丰富的,也应当是优质的。正如垃圾食品无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一样,垃圾阅读往往也有损于孩子精神的成长。一种好口味的阅读将给予孩子一种心灵的判断力,从而促使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去选择那些最优质的书籍,继而在长大成人之后养成一种纯正的文化口味。
毫无疑问,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努力为孩子挑拣和推荐优秀童书的意义所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