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民阅读风生水起,出版机构纷纷应声而动,大学社和教育社作为教育出版的主体力量也纷纷从自己的特色资源和优势出发,通过不断加大力度的阅读推广和服务,承担文化发展、社会教育担当。而值得一思的是,随着相关运作的纵深推进,阅读其实也可以为教育出版力量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平台。
  多重模式深度运营
  在市场化、产业化的促动下,在教育出版发展空间空前放大的形势下,大学社和教育社随之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活跃度。这种状态直观地反映到“全民阅读”上,就是一部分代表性企业充分依托教育出版的资源优势,介入速度快、力度大、路径多且运作有深度。
  以相关活动项目为引领,尝试“平台化”运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从2014年6月起携手原创绘本名家保冬妮举办“中国绘本中国梦”全国巡回演讲,讲述中国原创绘本中的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并注重突出北师大社的教育特色,针对0~12岁的儿童家庭讲述儿童阅读、儿童发展、儿童教育的关键问题,在过去12个月的时间里走遍北京、浙江、广东等13个省区市,共举办150多场讲座,广泛进入幼儿园、小学、社区、图书馆、早教机构和新华书店,其中小学和幼儿园超过130所,儿童、家长和教师等受众达5万人次。近两三年来,多家大学社和教育社在此方面均有推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北京家庭阅读季、儿童大学特色主题活动、“我是书虫”阅读漂流活动、博雅出版论坛等。北京大学出版社连续三年举办的“阅读经典·收获正能量——打造一生的读书计划”活动以及今年联合网络媒体、电商携手打造的“北大博雅讲坛”系列活动,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向上向善书香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阅读经典书香华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等等。尤其要提出的是,这些活动项目一般均为长线设计,很大程度上在进行“平台化”的运作。
  开设实体书店,提供阅读分享的空间。福建教育出版社投资约500万元建成“大梦书屋”,使之成为图书零售、阅读体验、文艺沙龙、美学生活与创意餐饮的复合型人文空间。它凸显准公益特色,推出多种风格的人文公益活动,形成了人文学术、阅读签售、影视艺术、民间手艺、教育公益等不同系列。2014年10月开业以来,该书店已举办学术类讲坛18场、读书活动15场、艺文类活动45场,平均每周活动至少2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书苑”则以书、咖啡厅、画廊进行组合呈现,力求打造聚人气、接地气的“人教特色文化圈”。而外研社的“外研书店”正在筹备当中,它将实现“互动、体验、格调”的阅读需要,致力于成为北京西部文化地标。
  以服务项目为核心内容,成为深度运营的新探索。外研社近年来主张为读者提供包括赛事、活动、培训等在内的体系化“阅读服务全面解决方案”。如“外研社少儿双语阅读服务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途径,对孩子和家长提供培训、课程、测评、环创等服务内容,达到“创建阅读环境、创新阅读教学、创造阅读能力”,经过一年的发展已建立山东、江苏等四个少儿阅读基地,吸纳幼儿园和小学70所,服务人群近10万人。2015年下半年,“小学阶段阅读服务”、“丽声K-12英语阅读服务”等子项目将进入服务线。江苏教育出版社控股的江苏凤凰克莱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成长之门”亲子阅读全媒体服务平台,在教育出版及自由早教品牌“天线宝宝”、“凤凰宝宝”连锁经营的基础上,在0~6岁孩子家庭中推广有助于婴幼儿成长的零起点亲子阅读计划,同时辅以多种形式进行亲子阅读活动的推广与分享,切实提高阅读成效。
  以联合的方式或者借助相关平台,借风并助力阅读。由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主办的“大学悦读·阅读大学——中国高校出版社精品图书巡展”自2014年开始举办,已经成为年度性活动,并开设专场形式。如在京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场”活动就吸引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十几家教育类社参与其中。此外,地方教育社和大学社等数十家教育类出版社还均以不同形式参与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的“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活动及各类地方阅读活动等。
  多重利好长线布局
  教育类出版社围绕“阅读”所进行的纵深尝试,在很多方面都带来了利好性的改变,这也为未来的长线布局提供了可能和动力。
  利于内容品牌的打造与延续经营。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受到北师大社原创绘本出版、阅读推广和教育普及的影响,13个省区市在幼儿园、小学、早教机构和社区建立了上百个专门的绘本阅读室、原创绘本馆、中华文化绘本阅读小组等,数百名妈妈、爸爸、老师兼职或全职担任亲子阅读指导师。目前讲座邀约已经排到2015年12月底,线上线下各80场,可见各地对优秀的中国原创作品、中国文化和先进教育理念的渴求与认同。回到出版的角度,这个过程成功塑造了北师大社原创绘本品牌,而该社的《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水墨宝宝视觉启蒙绘本》《馒头宝宝绘本》《九色鹿》等原创绘本销量大增。接下来,该社将进一步强化有教育特色的原创绘本出版的思路,将推出《“幸运的米拉”安全教育绘本》50册、《保冬妮生命教育绘本》12册、《中国记忆·汉字之美》20册等。同时,原创绘本的数字化工作也在推进中,截至2015年6月已有44个品种的原创绘本开发了APP版本,到2016年底计划开发100种原创儿童绘本的APP,并将这些绘本纳入北师大幼儿园课程资源和阅读资源包中,整体打包出售给机构客户。目前,教育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都在原创绘本的出版与阅读推广中大大发力,而这也将对一个板块的整体提升乃至“走出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利于提升团队整体能力特别是营销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为把阅读推广与服务落到实处,教育类社往往采用项目负责人制度,策划编辑、营销编辑、销售人员互为分工合作。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围绕相关主题出版物所做的一系列阅读推广为例,整个运作涉及编辑部门、营销部门、办公室乃至社领导,集全社力量设计具有操作性的方案、具体分工并协调运作。整个过程极大地促进了编辑、营销思路的转变,并且在周边产品、发布微信大号、制作宣传视频等细节运作中大大提升了对新推广模式的把握能力。大梦书屋项目的实施为福建教育社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声誉,同时也带来了各类媒体的关注以及相关合作活动。大梦书屋作为极具人文特色的“公共书房”,已形成日均千人的客流量,经常作为各家电视台、文化单位及知名艺术工作室的取景地。目前,大梦书屋的官方微信、微博平台活跃粉丝量已逾万人,各类信息均通过其发布,建成了信息渠道畅通、互动良好的自媒体平台。
  利于出版社内部整体运营的再造与战略性发展。外研社将阅读作为全社“十二五”规划最重的着力点,2011年梳理并完善外研社阅读产品“族谱”,为读者准确定位所需图书,2012年完成全国阅读推广布局并提出“两线四段四位一体”阅读服务理念,2013年重磅推出大型阅读推广活动“阅读季”并承办首届北京家庭阅读季,2014年以近千场阅读推广活动服务近百万人群,2015年成立外研社阅读集群以便从管理机制上保障阅读服务高效开展,并同时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阅读设计。这其中还涉及标准化测评体系、数字化阅读平台等各项工作。如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外研社英语能力诊断测试系统(阅读)、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定级测试系统已经相继上线;外研社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得到认可,10余套分级阅读系列产品根据标准出炉。外研社社会化双语阅读平台“爱洋葱”到2014年底手机客户端下载量超过55万,激活用户超过23万,引进数字版权图书逾千种,为学习型、社交化阅读服务探索提供可能。可以说,阅读是外研社向“综合性教育服务商”转型的切入点和途径,整个运作过程也凸显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设计与内部运营的配套性再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外研社从做阅读推广与服务之初就明确“只有竞合,没有竞争”,致力于搭建一个多方参与的阅读平台、架设国际化双语特色的阅读桥梁。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