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书店”是一面镜子,让市民在诚实或不诚实的选择中审视自己的内心;“诚实书店”更是一张彰显城市文明的名片,让市民在从我做起的诚信考验中,铸就核心价值观,不断实现素质提升
    7月27日,南京市大众书局新街口店门前广场上,市民纷纷在“诚实书店”购书。该书店没有收银台和服务员,市民买书后直接将钱款投入收款箱即可。书架上大多是库存书,全部3折出售。据介绍,主办者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市民们在诚实或不诚实的选择中审视自己的内心,也让更多人关注实体书店。(7月28日《光明日报》)
    没有收银台的清点,没有服务员的监督,购书者自觉按照原书价的3折付款。“诚实书店”与其说是对消费者诚信道德的一场现实测试,倒不如说主办方基于对市民诚信素质充分信任的庄重托付,同时,“诚实书店”也是实体书店在寻求自身发展道路上的一次大胆实践和探索。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维系社会公序良俗的底色与底线,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素质的形成,需要世代延续的教化与训导,更需要来自每个生活细节的磨砺与熏陶。尽管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实施无人售书,的确不乏众目睽睽的监督“眼睛”,但鉴于人们各自忙于挑选的“自助”语境,整个算账交款的过程,无异于一个相对独处与隐秘的空间。故此,“诚实书店”不啻于对人们的一次“慎独”的现实考验。透过“每天销售图书300本左右,收款箱里的金额与销售的图书价格基本相符”的经营业绩,人们乐见这种诚信充盈的良好开局。
      “诚实书店”的创意值得力挺,其良好开局更令人欣慰,但这种彼此信任的诚信格局究竟能走多远,能否得以复制与延续,人们或不无担忧。毕竟此次尝试的只是时过境迁售价3折的低廉旧书。笔者认为,从长远看,“诚实书店”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以达到公益和商业有机统一的最佳效果。比如,除了库存书,“诚实书店”也可以适当售卖一些新书,相应折扣也可以低一点;“诚实书店”主要依靠购书者自觉,但也不应排除安装监控探头,以保障书店经营的正常秩序;“诚实书店”还可以安装POS机,让人们除了现金也可以自助刷卡付款。
      “诚实书店”是一面镜子,让市民在诚实或不诚实的选择中审视自己的内心;“诚实书店”更是一张彰显城市文明的名片,让市民在从我做起的诚信考验中,铸就核心价值观,不断实现素质提升。期待“诚实书店”在给实体书店带来新希望的同时,能够唤起更多民众坚守诚信的自律。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