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信息化和出版数字化的双重推动下,纸质教辅图书的数字化也在不断往前发展。作为专业出版教材教辅的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凤凰教育)积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出版发行领域,努力实现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2006年凤凰教育出版的多种教学参考书后均附有光盘,将纸质书中部分内容的电子稿、PPT等压制在光盘中,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多媒体内容,使纸质图书的内容更形象、更丰富。2011年底,凤凰教育成立了数字出版部,组建了一支既懂编辑出版、又懂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带领全社编辑对教辅图书的数字化进行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纸质教辅图书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开发资源库
在众多的教育内容数字化产品中,资源库当属拳头产品,其开发利用已得到了各大出版集团和各教育出版社的重视。上海伟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都开始了资源库的建设。一般而言,资源库内容的开发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已经出版的纸质图书数字化,并碎片化、结构化,形成数字内容仓库,以便于出版社对已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结构化的资源可以多次开发、自由组合,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内容服务,并获取多样化盈利。第二,将出版社正在做的纸质图书及配套的资源入库,纸质图书内容及其信息及时入库,方便管理,也方便开发数字化产品。第三,专门为资源库开发新的资源,如知识点、素材、新题目、新图片等,这些资源既可以选择部分内容直接编入将要出版的纸质图书中,也可以作为纸质图书的数字化衍生服务、支持等。
作为中小学教辅出版的资源库,其最大的特点是按中小学各学科的知识点分类。资源库中,每个学科的知识点划分很细,这些按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划分的知识点,又可以根据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顺序(目录)重新编排,方便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地区的师生使用。资源库中知识点的梳理是重中之重,以后资源库能否高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点的划分。凤凰教育在知识点的划分工作上花费了很长时间,多次进行梳理,努力做到详尽,使之包含多种版本教材中的内容。此外,题库是中小学教辅出版资源库中最重要的子库。题库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了方便使用,我们给题目设定了一系列属性,每道试题入库时都尽可能详细地标上各种属性,如知识点、难度、年份、出处等。但试题属性较多,加上理科试题包含大量公式、符号等,也造成试题的录入费时费力,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二、复合出版
教辅图书不同于一般的图书,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阅读、使用教辅图书的过程中需要思考,需要计算,需要用笔写写画画,而电子书的最大缺点是阅读没有真实感、信息容易丢失、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因而,教辅图书在可预见的未来尚不可能完全数字化,电子出版物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在很长时间内,纸质的教辅图书仍将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在纸质教辅产品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介进行叠加、增值生产,将纸质教辅图书进行立体化、发散性、裂变式的扩充完善,使纸质图书功能不及之处通过数字化设计、功能外延来服务读者。这种基于纸质书、叠加数字化内容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复合出版。复合出版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书后附光盘,可以在书中提供网址,还可以在书中增加二维码来关联数字化信息。2014年,凤凰教育出版的一些教辅图书中已经使用了二维码,二维码的内容包括题目解析微视频、知识点讲解微课、实验视频、拓展题、PPT课件等,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数字化内容,大大提升了纸质图书的使用价值,延长了纸质图书的生命力。这些数字化内容既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帮助教师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教学品质。
在教辅图书中增加的微视频与一线教学的数字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微课、微视频在中学教学中非常热门。2013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与国内20多所著名高中共同发起C20慕课联盟(高中),9月又成立了小学和初中的C20慕课联盟。据了解,有的地方,微课也成为教师评职称的一个条件。江苏省教研室和电教馆也在积极推进中学的“e学习”项目,很多学校都成立了相关的数字化研究小组。各地的省市教研室也在各自的网站上推出微课,如江苏省泰州市的“泰微课”网,供学生查看、学习。当出版社编辑跟一线老师联系做微课时,有的老师非常积极主动,甚至不在乎报酬,纯粹是对目前炙手可热的微视频、微课感兴趣而加入我们的建设团队。这方面的摸索和推进,对编辑了解和接近一线教学以及教师团队,也有着很大的意义。
在微视频的录制方面,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其数字化内容不尽相同,有的是题目讲解,有的是知识点讲解,有的提供实验视频,有的提供几何画板。例如,历史学科中,可以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版图划分做成动画,以时间为横坐标,拖动横坐标,在地图上展示不同时期的版图划分,一目了然,这种直观的展示,比文字表述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中,面对几何立体图形时,学生以前只能靠想象,现在能看到数字化模型,有助于理解;化学学科中,可以将抽象的反应过程通过动画直观地表现出来,也可以将一些学生不易做的实验展示出来,扫描图1所示的二维码,就能看到“焰色反应”实验;物理学科中,可以将小球运动路径模拟展示,扫描图2所示的二维码,就能看到平抛运动的题目解析。
三、建构网络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获取知识不再是单一地从纸质图书中,而是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来学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使用网络。纸质图书中数字化内容的呈现,离不开网络平台。2011年,凤凰教育打造了《凤凰新学案》系列图书,为这套书建设了网络平台,将纸质书中的一部分内容放在网站上,供师生浏览、使用,如系列图书中所有二维码包含的内容都可以登录网站观看。同时,还分学科建设了9门学科的交流论坛,加强学生、教师、编辑之间的沟通。这些基于网络平台提供的售后服务,受到了书店发行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广泛欢迎。
凤凰教育下一步将充分利用正在建设的资源库,全面重构现有网络平台,着眼于充分开发题库,直接服务终端用户。例如,服务于教研员,方便其对各类试卷、题目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研究,供其编写大规模测试卷时参考;服务于一线教师,方便教师备课、组卷等,利用网络平台选择合适的题目,既能保证试卷的质量,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使学习更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此外,还可以服务于学生家长等。总之,开发建构网络平台是教辅图书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四、开发教育教辅类APP
智能手机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很多生活、学习习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可以借助手机网络方便而快捷地获取信息,各种APP(手机应用程序)应运而生,学生用手机学习也渐渐兴起。有的出版社已经着手开发教育教辅类APP,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发的APP可以用来扫描纸质教辅图书中的二维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其功能类似于某些学习网络平台。有的还提供最新的资讯,如大规模考试前推送考前心理辅导,推送教育心理学信息、育儿方法指导等。强大的APP可以具有多种功能,提供多种学习服务,例如可以提供电子化教材、题目解析、知识点讲解、专业释疑解惑等等。更好的服务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开发教育教辅类APP,既能帮助客户(读者)使用出版社开发的数字化产品,随时随地学习,又有助于出版社留住读者、发掘新读者。
五、人才培养
教辅图书的数字化对出版社编辑、发行等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家出版社对数字化人员的培训都相当重视。首先是思想认识层面,编辑思想的扩张与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及其数字化内容的生命与价值。凤凰教育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在思想层面帮助编辑认识教辅图书数字化的紧迫性、重要性,了解信息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以及出版业在信息社会中面临的未来等。编辑要解放思想,不断吸纳新观点,不因循守旧,确保自己的步伐紧随时代发展的基调,才能在数字化出版中创新出奇。
其次是技术培训,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等人员擅长处理纸质书/稿,对数字技术感到陌生,年长的员工甚至惧怕数字化。另一方面,纸质教辅图书数字化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出版社需要对员工进行长期的、大量的技术培训。凤凰教育注重组织开展多方面的培训和讲座,邀请老师给全社编辑等人员做了Camtasia Studio(即屏幕录像大师)软件的使用、Flash动画制作等讲座,节省了每位编辑自己去摸索学习的时间,整体上拓展了大家的思路,提高了编辑们的制作水平。在后期录制过程中,则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编辑,给予编辑们具体的帮助。此外,还邀请数字出版和信息化教育专家来社作报告,进行全员培训,让大家及时了解数字出版和教育信息化动态。凤凰教育的数字化部还通过QQ群,对中小学分社全体编辑进行了多次网络视频培训,每次培训后还有相应的练习作业,要求编辑通过练习逐渐掌握数字化技术。在摸索和实践中,凤凰教育的编辑队伍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起来,在技术上得到了提高。
纸质教辅图书的数字化,不单单是内容呈现方式、终端的变化,更是内容产品的创新设计、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革。只有对内容资源拥有更强的整合与拓展能力,才能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在数字化时代,教育类出版社不仅出售教材教辅图书、出售内容、出售服务,还出售学习问题解决方案,应该从教材教辅的内容提供商转变成提供学习问题解决方案的教育服务商,将读者的需求无限放大,将出版与服务做到极致。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