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纸质图书的编辑,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挑战——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受众从便捷、免费、碎片化的互联网阅读中拉回到纸质图书上。
基于这个背景,我在“秦文君·彩虹书系”(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选题策划和编辑工作中,在编辑工作流程、产品内容与形式等层面小试牛刀,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沿着市场指引挖选题
传统的编辑工作流程以作家来稿后审读、策划、编辑制作并将图书推向市场为主,这次“彩虹书系”的策划与编辑工作,我尝试从来稿加工向产品创意研发转化,并确定了如下工作流程。
第一,深入了解读者在互联网精神下产生的新需求,把这作为市场。
实体出版正呈现出网络平台与纸介平台的多端联动、付费图书与免费增值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趋势。纸质图书的大热产品也从以前的长篇小说转化为现在呈现碎片化趋势的散杂文、短篇故事合集。近几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谁的青春不迷茫》等现象级畅销书应运而生。
基于以上的市场大背景,结合接力出版社的渠道优势,我将少儿文学细分市场与大众畅销书市场进行类比分析,得出结论:一方面少儿文学在长篇系列小说市场稳定发展,但是呈现红海格局,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在具有碎片化阅读属性的散杂文集板块有阅读需求,产品乏善可陈,由此带来了新的交叉蓝海机遇。
第二,沿着市场的指引,寻找与之契合度高的内容,把这作为原材料。
锁定青少年散杂文市场之后,沿着这个方向,寻找内容的过程比想象中的难度要大。锁定了几位作家,不是没有足量的作品,就是作品本身不合适。我一边寻找,一边进行手头的项目的推进。当时我正在编辑作家秦文君的“变形学校”系列幻想小说,在做功课时,我找了一套《秦文君文集》,对其既往的作品进行系统研读,转机却在这时出现了。
我发现秦文君除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这样成功的儿童文学长篇小说,还有大量散文、随笔作品。好的作品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不知不觉把我从一个做功课的编辑变成了一个情不自禁跟着笑、眼泛泪、被鼓舞的读者。我甚至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给秦文君写了一封语无伦次的邮件,我说:“真是忍不住要给您写这封信啊,这段时间在集中读您的散文,我开心得啊……简直是读得我欲罢不能、乐不可支。”
秦文君很快就回信了,她说:“这些文章写了多年,记忆逐渐淡化,被你一提,仿佛又清鲜起来。这两天在保加利亚,心情闲适……据说明天下雨,又能写一整天了,这是我钟爱的生活方式。”
当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我恍然意识到,书中的文字就是秦文君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啊,不应该用一种新的形式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小读者吗?而这些正是我苦苦寻找的内容。于是,我如有神助般做了一个选题策划案,写下的第一行字便是:“用一颗阳光般的心,折射点点滴滴的爱。”
这让我联想到了彩虹的意象,“脆弱”“孤独”“忧伤”等七种成长的烦恼如青春的落雨,秦文君笔下的动人小事如心底的阳光,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道明丽的彩虹,那么,这套书就叫“彩虹书系”吧。
选题在社选题会上通过,并确定为A级重点项目。作家秦文君特地从上海飞到北京来到社里与我们一起开会讨论,大家兴奋地达成高度一致。隔天一大早她又飞回上海,我开始着手这套书的编选工作,“彩虹书系”就在你来我往中涂下了第一抹颜色。
从万本一律向彰显个性转变
互联网思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个性化、互动性和分享性。“彩虹书系”内容编选完成后,如何通过形式的创新,给读者提供网络时代的多元阅读体验,是在图书设计环节我必须要直面的难题。
第一,终结纸质图书万本一律,彰显个性。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优质内容在交互阅读中产生的化学反应。互联网思维下,读者对一本图书的个性化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内容上,更延伸到形式上。“秦文君·彩虹书系”装帧的创意源头就是如何让纸质书最大限度体现个性化。经过与设计师、印制部门的多次沟通,我像个做手工的小学生,在A4纸上裁剪出了第一个方案——封面上采用打拢线模切(类似邮票的小孔),沿着打拢线裁开,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DIY,由此让每一本书因为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从被动地接受式阅读到参与式的阅读,实现互动。
“彩虹书系”要给读者提供哪些互动方式呢?最终,我选用了“涂色层”和“照片卡槽”这两种简单易行的DIY手段:涂色层——读者可以进行封面创意涂色,照片卡槽——读者可以将独照、合照插到上面。小读者可以结合图书的不同主题进行创意发挥,拥有一次为自己阅读的书设计封面的体验。
第三,一本图书最大的传播力就是读者的口口相传,立足分享。
个性化与互动性,为分享创造条件。当一本书可以体现出读者的创意,而不仅仅是出版商与设计师的审美、创意、品位的独特性时,自媒体的分享就势不可挡了。大家愿意通过手机软件将戛纳红毯的“画布”造型在自己身上尝试,愿意在猴年的春节把自己变成萌猴、大圣,最终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出去,就是一次互联网提供给大家的个性化、互动性与分享性的体验。
结合这一点,依托接力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编辑们在北京图书大厦首先开展了“三元阅读彩虹书·寻找最美的书模”推广活动。我们先把图书送到第一批读者的手中,通过他们的阅读、体验与分享,让这套图书通过他们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传播出去。
当我写这篇编辑手记的时候,“秦文君·彩虹书系”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在下一阶段的营销推广方面,出版社也会尝试着去推陈出新,拥抱互联网思维带给出版人的新机遇、新挑战。 (作者单位:接力出版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