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真正的革新,都是在顺应历史潮流。“这是一个时期趋势和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第一任党委书记、社长裘新如此表示。上海,曾是维新变法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时报》的诞生地;曾是于右任、章太炎、邵力子、梁启超、蔡元培等文化巨擘办报革新的重要阵地。百年以降,文道巨变,以网络及移动终端为载体的传播方式正深刻冲击着传统媒体,如何顺应时势,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了此次上海报业变革的核心使命。
此前已有多家地方纸媒尝试转型。呈现不同的突围样本。
成都商报社控股的博瑞传播、浙报集团控股的浙报传媒主要往网络游戏领域拓展;广州日报社控股的粤传媒以及运营华商系四报四刊及《证券时报》的华商传媒,主要定位于跨媒体的整合,延伸广告价值链;人民日报社控股的人民网则既发挥舆情监督能力,又携手三大运营商抢占移动新媒体蛋糕。总体而言,这些转型模式几乎都指向了方兴未艾的新媒体,其业务也确实呈现出强劲的盈利性。今日,人民网、百视通、中南传媒等多家传媒公司发布的三季报显示,“新媒体化”最彻底的人民网盈利增长最高。
新媒体是大势所趋。上海高层对此早有洞悉。裘新昨日表示,这次改革,是一次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进军和占领新媒体的广阔空间”的主动出击。他认为,此举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解放、文汇、新民这三张在中国报业史上都有超过半个世纪以上历史的报纸,在新的环境中找到生长空间。“这是集团成立的出发点、初衷和基础。”
为此,上海报业集团架构中设立了四个“法人主体”。所谓四个“法人主体”,就是集团本身是法人,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也各自是法人。裘新解释,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得这三家报社担当起报纸内容、舆论导向的责任主体;广告经营的责任主体;将来也是向新媒体发展、向新品牌领域拓展的责任主体。形象地说,就是“一定要让在第一线闻得到硝烟、听得到枪声的人,有决定权。”
但上海模式不仅仅是为新媒体而新媒体。这也是上海报业改革不同于其他地方报业改革的重要所在。裘新认为,今天的报业不是昨天的报纸,“‘业’是事业、产业,‘纸’仅仅是个载体。”裘新说,从理论上讲,某一天,或许报纸没有了,但报业作为内容生产行业、作为一个品牌,“我相信它永远会在。”也因此,裘新表示,新的报业集团以报纸为核心、为目前最现实的载体,“但我相信报纸要赢得新的空间,必然要向报业发展,要向事业产业发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李良荣说,“上海这次主动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进行资源整合,在寻求新空间、实现新突破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
百滤而一致,殊途而同归。自古至今,从结绳到竹简,从帛纸到网络,不管载体如何变化,优秀的内容不会因此消失,相反,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文化更加普惠人类,纸媒的革命,或是新闻业的新生。
中国传统媒体突围之路
从最初的博瑞、浙报传媒涉足游戏,到粤传媒、华商传媒跨媒体整合,再到上海报业“航母”启航
昨日,上海报业“航母”启航,而关注的焦点莫过于新揭牌的上海报业集团如何打“新媒体”这张牌。正如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所言,今天的报业不是昨天的报纸,上海报业集团要做新媒体的孵化器。但传统媒体如何孵化出新媒体的“蛋”来,这是难点,也是焦点。
纸媒衰落倒逼转型
上海报业整合变革的直接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全力推动和扶持,但也要看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影响力与市场份额的冲击,让后者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根据CTR媒介智讯提供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报纸、杂志广告衰退愈发明显。上半年报纸广告刊登额在去年全年下降7.5%的基础上,同比再次下降6.1%;杂志则从去年同期的10.0%的增长急剧转为下降8.3%。而反映广告影响力份额的数据媒体广告资源量显示,2013年上半年报纸广告资源量下降14.6%,杂志广告资源量降幅高达21.9%。毫无疑问,广告商和读者一起,正在加速抛弃报纸和杂志。
传统纸媒如何转型?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已经不乏试水者。综观目前的A股市场,以报纸、杂志等纸媒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成都商报社控股的博瑞传媒、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控股的浙报传媒、广州日报社控股的粤传媒以及运营华商系四报四刊及《证券时报》的华商传媒。如果加上人民日报社控股的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业务主体的人民网和上海报业集团控股的包含报纸业务的新华传媒,京、沪、粤、浙、川、陕六地纸媒脱胎而出的六家A股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在新媒体转型上各寻蹊径。
地方党报各有打法
如博瑞传媒和浙报传媒是转型的先行者,已经在2013年游戏概念遭遇爆炒之前,通过并购游戏公司转型综合互联网服务和互动娱乐企业。前者最早涉足游戏公司投资,去年10月以10.36亿元控股漫游谷这一创下诸多行业纪录的游戏公司;后者力排众议,去年5月以32亿元控制杭州边锋、上海浩方100%股权,两者在今年年中并表后立刻贡献了上亿的利润。博瑞和浙报大胆投入游戏业务,已经与传统报业运营思路相去甚远,浙报尤其提出“用户是核心,利用数据库智能分析,通过新闻、资讯、娱乐、服务等四个板块,为用户提供其愿意付钱的产品或服务”的新思路,并且提出“通过互联网运行机制倒推或倒逼浙报文化机制再造”,革新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计划,颇具新意。
再如粤传媒和华商传媒,定位于跨媒体的整合,延伸广告价值链。前者作为连续19年刊例广告收入位居中国平面媒体第一名的广州日报社的下属上市公司,10月28日刚刚公布定增草案,以4.5亿元收购国内最主要的户外大型LED媒体运营商——香榭丽传媒,并称将以香榭丽传媒为主体,通过并购、购买和新建等多种方式,快速完成国内一线、二线乃至三线城市的布局,构建国内最大的户外LED媒体联动网络,借机实现“跨媒体”“跨地域”的整合营销广告平台的战略布局。而擅长资本运作的华商传媒也将广告代理延伸至广播等非纸媒业务。
人民网创新与海派突围
再看今年市场上的大牛股人民网,借助人民日报社的权威性不仅在广告宣传服务上风生水起,营收和利润连创新高,在股市上也获得投资者的一路追捧,市盈率已达百倍以上。人民网的成功,显示了党报、国有文化企业在现有投资环境下,也可以发挥优势,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创新之路。
对比京、粤、浙、川、陕的五家纸媒相关的上市公司,“海派报系”的上市公司新华传媒在上市之后尽管也有亮点,但是在新媒体转型上已经落在了后面:跨媒体延伸不够,跨区域整合无果,新媒体品牌阙如。细数解放、文汇原两大报业集团的家底,其实“存货”不少。解放集团有大申网,利用新闻晨报为主的解放集团采编资源,又和腾讯深度合作,基础不错。此外,微博政府平台的第一块金字招牌“上海发布”也是报业内部人士在实际运作。再如,文新集团的新民网有全国报业媒体第一辆卫星直播车,又有颇具影响力的英文上海日报等细分受众媒体,不乏拓展空间。放大到跨领域乃至跨国的大手笔整合和全方位创新,上海报业凭借海纳百川的开放力度和稳中扎实的执行力,有很大发展机会。
在昨日的见面会上,上海报业的掌门人裘新尽管没有正面谈及两报资源整合和上市公司规划,也没有在新媒体转型上着墨太多,但他强调:“此次组建报业集团,是跳脱办报周期律来运作,”“要通过顶层设计、演绎推理,研究报业生态结构的优化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活动发布中,安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市领导揭牌,而是与百度的战略合作签约,这或许意味着海派报业的新媒体突围的第一步已经悄然开始。
主流纸媒抢占新媒体主导权
昨日,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报业,迎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时刻。当日下午14点20分许,在上市公司新华传媒的办公楼楼下,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揭开镌刻着“上海报业集团”几个大字的牌匾,标志这个引发了国内各地党报传统媒体高度关注、并与国内资本市场有着密切关联的“新闻大剧”正式开演。
“进军和占领新媒体的广阔空间。”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裘新说的这句话,无疑表明了上海传统媒体直面新媒体挑战的坚定态度。裘新强调,这是一次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动出击。
裘新表示,上海报业集团将做好战略发展规划、资产运营和管理等。此次整合,报业是基础、主业、核心,新集团“集成”原来两大报业集团的资源,要让旗下三家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报纸有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新媒体的高风险性,新集团将搭建一个新媒体基金平台,提供资金支持。
裘新说,集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科学、合理、清晰地界定资产;二是构建新的组织、框架和机构设置,强化资产运营部、审计合规部、战略发展部,已成立了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三是为旗下三家报社提供保障服务。
至于行动,裘新表示“马上开始”。他说,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就召开会议,首先展开报业结构优化的调查。
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新华传媒在其中扮演何等角色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对此问题,裘新在会议间隙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集团对新华传媒的整合非常慎重,集团很快会就上市公司的资产情况做个深度调研,同时针对新的情况,制订方案并推出实施。
“上市公司有其特定的信息披露原则,所以,我们会严格以信息披露的原则及时披露。”裘新说。同时,他对目前身兼百事通董事长一事回应说,“我担任百事通董事长是职务任职,因为我是上海电视台台长。”而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随着工作任务的变动,“我会卸掉百事通董事长职务。”
记者注意到,“高效”已经成为上海此次报业整合的新标签。裘新透露,新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从筹备到成立,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昨日,刚刚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还宣布了与百度合作运营百度上海频道,“这个合作,也只花了两周的时间。”
而按照上海报业集团的目标“下一步将在全媒体、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进行多元拓展,朝着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目标迈进”,令市场对新华传媒整合预期充满期待。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