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媒体上了解到校园书店在河北渐成气候。所谓校园书店,即各县、市都有一所以优秀学生为主体的寄宿制中学,这样的中学往往中考率、高考率都比较高。由于是寄宿制,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学习、生活,而学校原有的图书馆又因经费问题,所购买新书很有限,往往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欲、求知欲。校长和教师也在发愁如何帮助学生们更科学地打发课余时间,家长更担心孩子们的单一发展,钻进死胡同。于是乎,在党的十八大倡导全民阅读精神的指引下,河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同志紧紧抓住这一块儿最有读书、购书能力的青年学子群体,在一所又一所学校的支持下,腾出了空房子,派去了营业员,开办了一个又一个深受欢迎的校园书店。在这个书店,学生们通过半学年20元,或者一学年40元的阅读卡,可以好书任我读,遨游在知识的湖海中,使课余时间大大地丰富起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干脆把一本好书、好刊买回宿舍,仔细地品读,陶醉在其中,源源不断地得到文化的滋养。而对河北省店集团公司来讲,则在竭诚服务的同时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个校园书店的年营业收入在70万元左右,毛利在20万元左右,营业收入和毛利可抵得上一个门市部,这种一石几鸟,一箭多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全省150多个县、市都如此这般,会有一个多亿的营业收入呢!
  河北省店集团公司同志创造的经验是何等之好呀!首先,他们是真诚地为师生和家长服务,坚持了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兼顾了两个效益的统一,使得几方受益,从而使这一新生事物充满了活力,彰显了生命力,达到了共赢目的。目前,校园书店正在向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不仅供应新鲜书刊,而且还供应物美价实的文具及生活用品,正在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一条不可或缺的营养链。其次,他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已经从感性到理性,初步形成了“先切入后拓展,先运作后规范,先普及后提高”的一整套经验,为校园书店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第三,他们的这一举措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命题: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究竟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炒概念,玩名词,还是脱离主业在不相关的业务方面费心思,抑或是搞所谓“过路财神”式的扩大营业额等。显然正确的道路还是应充分地调查市场、发现市场、服务市场,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从市场寻找发展主业、挺拔主业的空间和方向。第四,河北省店集团公司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既然可以有校园书店,为什么不可以有社区书店,不可以有职工书店,不可以有民工书店呢?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向书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对河北省店集团公司的同志来讲,也有一个不断巩固和发展校园书店的责任和使命!虽然目前势头正盛,但要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且不断发扬光大,还要有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期待着。

(来源 :出版发行研究)